作者:Benjamin Liang

創業者、作家、終身學習者、大學老師

大概沒有什麼球類比賽像躲避球那般特殊,一是球員會愈來愈少、二是大部分球員都等著被宰,唯一的選擇就是成為最後倖存者。

一個店家

A君是一家服飾店的女老闆,她衣服主要來自阿里巴巴批發,單價低、流行性高,但質料品質不一。面對網路普及,A君只靠實體通路,生意愈來愈差,即使她租了一個相當好的區段三角窗,面對逐漸式微的逛街人潮,她仍然無法決定該不該、需不需要利用與建立網路銷售平台。

這樣的店家在整條服飾街裡,絶非少數,高掛頂讓、出租的褪色紅紙到處可見。因為大部分的店家均面臨了相同困境:「他們陷入了一場躲避球遊戲,互相K球,尋求成為最後的倖存者。」

一個品牌(上)

時間拉到2012年中,我的一個創新的手機開發案,因緣際會被引薦到某知名手機品牌的高階主管。當時該主管負責該品牌財務,2014則接手全球銷售業務;雖出身工程名校,卻有著投資銀行的人生勝利組光環。

「抱歉,我不想聽任何提案。」
「我現在當務之急是『悍衛股價』。」

兩句話之後,我査詢了一下它的股價:475。

一個品牌(下)

2014年夏天,我又再度被介紹給該品牌的行銷副總,這次他很客氣的聽完了簡報。

「班傑明,這個點子很棒,我很喜歡。」
「但是...你知道嗎?Mx大賣,當初中X電信還不看好,就像當年的「昆蟲」機,從日本熱賣回來。」
「關鍵是,我們根本𣎴是主導者,是中X電信,他才可以主導我們手機規格。」

同一個品牌,是的,這個品牌不知不覺掉入了一個框框裡,哨子在中X電信胸前,然後開心地由谷哥畫了線,與上百個品牌玩起了一場躲避球遊戲,拼的只是那個最後倖存者。

一個產業

B君是某家興櫃科技公司負責人,該公司從事以前人人羨慕的lC設計。聽完他的公司簡介,我心裡有數地問他,你的競爭對手是誰?你要如何勝出?

「很多很多,除了美國一線,還有台灣與大陸。」
「不用跟別人比啦,這麼多公司投入,就表示lOT產業很大很大,我只要有麵包屑,我就發了。」

這樣思維的科技公司,在內湖、竹科、台元、中科、南科,絶不是少數。

再換到一個場景,我來到了台灣代工大本營深圳東菅。

「班傑明,你下一張單可能要麻煩你轉單囉。我們做不下去了,工資漲、缺工、五保,搞的我們受不了了。」
「這附近台商幾乎都走了,你可能要找陸商囉!」

代工業曾經是撐起台灣經濟起飛的重要產業,但曾幾何時,它沒落了,而且隕落的如此快速?

在一場被畫了疆域的躲避球賽𥚃,台灣人彼此廝殺,發現人數不足,於是開始拉攏了大陸人進來充當人頭,人多了,躲避球玩起來更刺激,隨便都有人倒下,直到台灣人發現,場上清一色大陸人,球賽仍沒結束,依舊激烈,只是「我們出局」了。

舒適圈

我們人人幾乎都知道要勇敢衝出自己的舒適圈,但是少有人可以界定何謂舒適圈。「我這樣很不錯了」、「哎呀,景氣總會好的」、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」、「別人一定有企圖」、「等Win10出來,我就一飛衝天」、「那個沒有用啦」、「我告訴你我們公司只做...」,有多少觀念限制了我們?讓我們停止學習、停止注意機會、停止認識更多人,而又寧願把企業未來交給一些如谷哥、微軟、英代爾這種别人的公司。

躲避球遊戲提供我們一個思維,「不想被宰割?」、「不想有彊域?」、「為何拿球才有權力K人?」這樣的想法讓我們可以檢視我們的事業已經墮入了一個快殺見骨的「舒適圏」。那已經不是企業的舒適圈,而是屠殺圈。

越線

不用管哨音吧,今天就跨越那條根本沒有用的白線,因為你不想、也不用陪別人再玩一場躲避球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nja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