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沒搞定這4件事,還是別輕易進電子商城】
最近電商的熱門話題除了「電商很難賺」、「股價腰斬」、「停止上市櫃」這些負面消息外,還有蝦皮的快速增長與推出補貼運費的B2C電子商城。
許多朋友磨拳擦掌、躍躍欲試這個新平台,不過才短短幾天,這些企業等級的廠商卻暴露了自己的缺點,也造成嚴重的品牌折損。
— 買空賣空 —
因為淘寶、1688的滲透,與C2C的個人賣家相比,企業為了充實賣場規模,大量商品使用「接單再去買」的經營方式。整個商城充斥「出貨天數10天」以上的出貨警語。這種買空賣空的經營心態,團購網、PChome都已經是血淋淋的經驗,它們告訴你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你沒有品管、沒有安全庫存,你的品牌只是早死晚死而已。
— 專人、專人還是專人 —
新平台代表新的觸及TA機會,然而不代表可以不花錢。蝦皮的商城上充斥不滿的聲音,除了糟糕的出貨速度、不符合預期的品質就是「沒人回應」。我們可以理解企業在試圖使用一個新平台時,評估過程很難招募一個全職人員進行客服;取而代之是指派一位員工「兼任」管理員。這種兼任非常容易變成正常工作,卻忽略了不理會消費者的詢問、抱怨、退換貨,或答非所問等等,這些對品牌的殺傷力正在擴大。
— 售價絕非品質的合理藉口 —
淘寶貨之所以成為品質差的代名詞,並不是指強國人對於產品品質素養比較低;相反地,是因為他們認為「賣的出去比較重要」、「才賣你多少錢還要求那麼多」。如果台灣企業也是用這種態度經營電商平台,就不用再談品牌力了。
— 流程整合 —
這個問題才是跨平台經營最令人痛苦的。光進銷存管理系統,在官網管理上將面臨不同平台(如yahoo, pchome, 蝦皮)整合的困難。除此之外,在促銷上,以統一下殺折扣為例,影響你的策略思維將從5、6個競爭對手變成數十個甚至上百個,這都大大影響了行銷人員的創意與不自覺低價低毛利的命運,重蹈了團購網的後路。
— 企業該怎麼做? —
❶不要抱持僥倖的心態,認真思考新平台的「整合行銷」角色與意義。
❷解決整體跨平台的流程、包含進與存、銷與售、客戶管理與再行銷。
❸成立task force進行試營運與評估,不要具有則嘉勉的被動心態。
❹品質是建立品牌的基本功,不論是產品品牌、技術品牌,還是通路品牌。
留言列表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