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 
(作者:Benjamin Liang 創業者、消費者行銷大學老師、作家。)

A君下週要提報一個促銷計劃,協助分店業績提升。然而他卻面臨一個窘境。分店主管希望提升客單價;總公司行政主管卻主張辦社區活動,以帶動社區購物人潮;大老闆卻有自己想法,他認為分店應該先把服務做好,業績自然會上升。

這種場景,許多人並不陌生。而最常看到的兩種結果是:

1.等三位主管形成共識後,再開始進行促銷計劃。

2.硬著頭皮加入混戰,形成一個不考慮資訊全部做,或者四不像的促銷方案。

你可以有其他選擇嗎?

基本假設

首先我們可能得先面對三位主管對這個促銷目標的基本假設差異。我們試著分別來看看這三位存在的基本假設。

1.分店主管:增加營業額的方案是增加客單價。他的基本假設是「客戶數已經足夠了,而問題是增加他們購買項目或是停留更長時間。」即促銷活動可以從買多送一、一次購足等方式,提高客戶購買意願。

2.行政主管:辦社區活動,自然會增加社區購物人潮。他的基本假設是「分店的社區知名度或公共關係仍可再加強。」也就是説,分店應該更努力建立社區的企業形象,透過公共關係,營造口碑與穩定收益。

3.總公司總經理:先把服務作好,生意自然會好,因為我第一家店就是這樣成功的。他的基本假設是「分店透過更細膩的服務,讓顧客感動,他們自然會更常光顧。」

哼嗯,一個看似簡單直接的促銷方案,其實背後隱藏著不同的假設和信念。我們可以怎麼做呢?

面對假設

每一種行銷策略背後的基本假設常常比策略本身更重要,因為它會讓企劃人、廣告人與管理人帶著有色眼鏡在看問題。

這樣不是帶著偏見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那我們是不是該摘除眼睛,回復全然的客觀或無知呢?那又矯往過正。

關鍵在證據。以下分別敘述三種假設的證據:

1. 如果分店的客戶數與其他分店相當,然而客單價偏低,則分店長的基本假設是獲得支持的。

2. 如果分店的(來客數/社區戶數)與其他分店比較;並進行方便抽樣調查分店的品牌形象,便可以清楚的對假設2進行一個簡單驗證。

3. 欲了解服務品質,最簡單的兩個調查便是客戶滿意度與回購率。如果滿意度或回購率偏低,總經理的假設是可被支持的。

共識

即使數字、實驗已經明顯支持分店長的觀點,也請不要急著說服另外二位主管,因為基本假設常常是一種穩定的信念,你必須使用框架理論引導讓大家看到同一個問題,才有機會形成共識。以此案例為例,促銷方案的時程可以做為形成共識的條件,三種基本假設中,分店長的基本假設是可以在最短時間完成的促銷方案,而行政主管的觀點應該是可以固定季節實施,而總經理觀點則是工作設計、服務管理的日常工作。

結論

行銷計劃的成功,看似集中在外部行銷,其實內部行銷更是一個決定關鍵。這對行銷人員而言,或許會增加更多的負擔;然而對行銷人員不妨當作萃化自己的行銷策略的一個考驗。

長期有不少主管低估了行銷人員的專業性,透過上述的專業溝通与釐清高層的行銷認知與焦點,行銷人員不妨將其視為進入決策圏的一場考試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nja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