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幾乎天天都會購買商品或服務,即使真正的購買沒有發生,我們也無法避免接觸到廣告訊息,讓我們對商品、服務或品牌進行評價,甚至被改變了原本的態度。

那麼身為現場推銷人員,或廣告代理人,我們應該給予顧客、受眾什麼樣的訊息。是全然正面的商品資訊?還是對競爭對手全然負面的批評?

當然,這樣的應用,在競選訴求上也一樣適用。

正面訊息

完全沈浸在自家商品的優點上,雖然飄飄欲仙,但是消費者可以不這樣認為,他們會防禦性對你訊息七折八扣,甚至於產生厭惡。

話雖如此,難道自己的優點都不能說?這當然更糟糕。關鍵在這位客戶在與訊息接觸時,原來的態度是什麼?如果該消費者原先就認同商品、品牌,正面訊息更可以正增強他的選擇與認同,也會加速採取行動。

〈實例〉以售價低於同級車的韓系車款為例,進入賞車的客戶不外乎喜歡低價擁有外型酷炫的汽車,要不就是認為韓國造車技術應該大幅提升了,不妨一看。這類型客戶在態度上已經採取了正向思惟,正面訊息更可以增強信心,再加上「限時」促銷,使他們更快速做了決定,並且相信自己做了對的選擇。

負面訊息

許多銷售人員習慣在説服的過程中,多多少少放大批評競爭對手產品與服務的缺點。然而大部分的消費者並不喜歡聽到負面訊息,因為這會讓他們更認真去聽、也更具體去求證。

那如果消費者屬意競爭對手產品,或者是毛利較低的方案時,業務人員可能讓消費者態度改變,以爭取訂單嗎?

這個答案是肯定的,然而過多的負面批評不但不能引發消費者的擔憂而重新考慮;反而讓他們覺得你在批評他的選擇,涉及對他選擇能力的侮辱。

所以身為銷售人員,我們可以怎麼做呢?答案是正、反面訊息並列,因為要改變這類消費者的態度,單面訊息是不夠的,他們已經啟動了推敲模式(ELM)的中央思考路徑,也就是偏理性的思考。要改變他們必須更善用框架理論輔以正負面訊息,才有機會達成。我們可以參考以下的實例。

〈實例〉一個有六七成屬意T牌Y車款的消費者,我們如何說服他們考慮N牌M車款呢?我們可以整理一張三款車的強弱比較表,從車價、性能、維修、稅金、折舊到失竊率等等。當然在製作這份比較時,你所呈現的框架非常重要,從比較表,應該知道N牌可以吸引買家的優點,不然消費者不會上門比較,強化這項功能在實際上與買家的關連性,就稱為重新框架功能。例如外型可能是吸引買家考慮的因素,就可以強化個人品味與自我形象。另外定錨的使用也非常重要,例如第一行列出高級B牌才有的無正時皮帶,售價129萬;而T牌當然沒有,售價52萬;N牌卻具有這項技術,售價51萬,這項技術稱一為定錨技術。另一方面既然是比較表,N牌小輸T牌的項目即負面資訊也要陳列,例如服務據點T牌車比較多,你可以承認這些負面訊息,但可以加上「然而我們保養費用較低廉」的口語說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nja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